“找次品”一课,笔者抓住排除个数,逐步逼近的思想进行教学。首先通过三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理解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特征。然后,直接安排学生在80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给学生设置障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第一次尝试探究中,学生大都凭借已有学习、生活经验,把物品平均分成两份,或直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进行称量。尽管这样的尝试探究的思维含量并不高,但为进一步尝试探究提供了方法基础。因此,笔者对学生的想法及时地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并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的焦点----Р“各种方法分别排除了几个,从而确定次品在哪几个中”展开讨论。随着讨论、交流的深入,学生获得的信息量不断地增加,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随后,在第二次尝试探究时,学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对问题的本质有进一步了解,让探究的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并在交流中,对问题的认识逐渐趋于成熟,不仅知道要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还慢慢意识到这3份要“一样多”,为形成结论奠定了基础。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学生答案,只是通过鼓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对第一次尝试探索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取其中有用的成份,舍去不合理因素,积累更多的信息与方法,慢慢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获得成功的体验。Р事实证明,学生更喜欢在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思维更活跃,学习兴趣更浓郁。Р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评价时做到公正与差异相结合,既可以鼓励全体同学,又可以根据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加以激励,更具针对性;做到全面与个性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做到结果与过程相结合,既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又可以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总之,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