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并不是像作业本上反映的那样,究其原因是作业过程中存在抄袭现象,这种弊端导致的后果相当严重:学生学习态度差,教师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旦发现有抄袭作业现象,就应严厉制止。教师在作业批改后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及时矫正。Р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妨告诉学生作业的意图,这道题主要考查大家哪一方面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做正确了,说明自己这一知识点已经掌握,学生能及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如果这道题做错了,学生会去钻研这一知识点,直到搞懂为止。可以让学生组成作业互助组,除了对有些研究性、开放性题目能协作完成外,还能让他们将做错的题目在组内相互交流,一定要求学生能分析自己为什么做错了,应该怎样订正。只有真正订正过来,以后才不会再出类似的错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鼓励性评语比批语性评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特别是平时学习基础不大好的学生,及时给予适当的肯定与鼓励是很有必要的。Р五、课题研究的成效和思考: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科学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成员在教学中更加重视作业环节,通过作业改革,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了各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从苦学转为乐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高层次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Р总之,科学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我们要充分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探讨,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提高作业的“有效度”,为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尽一分力。Р参考文献:Р1、[美国]库柏著《家庭作业》Р2、吴也显:《教学论新编》Р3、余自强:《科学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Р4、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