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音乐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38KB

文档介绍
会展示的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降低,音乐审美能力得不到加强。经过这段期间的反思,我把重点定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上,提高他们的主体地位。不像以前先由我演奏、范唱、请学生听唱;而是像语文老师那样,先分析歌曲,然后一句一句让学生去体会。感受音乐中的情绪情感,老师在其中只是一个引导者。这样,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就突出了,分成小组模式后,孩子们的配合性也加以锻炼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Р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机会Р 我把所教的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学生教学中掌握的情况,因地制宜,将他们分配成一个一个可以自主运营的小组机制。确保每一个小组中都有几个核心人员。如:我们学校六(3)班的分配情况,我把班级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学生的唱歌水平、乐感、表现力水平,平均分配,强弱搭配,让核心成员带动整个小组运转起来。上课时,我先引导他们进入歌曲的氛围,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歌曲的拍子、速度、情绪,学生在听完范唱后,小组活动,交流、讨论、小结,加强对歌曲的体验。这样,小组学习模式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让他们学的更带劲了。Р 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造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Р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音乐课上的小组学习模式也一样。有时我在课上故意引导每个小组开展竞争,营造激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只要你们交流讨论了,我就会表扬。有时我会把一整首歌曲分成几个乐句,把几个乐句分到几个小组中去,讨论节奏的打法、曲谱的唱法、情绪的发展,然后每一组会指派一个或者2个组员上台表演,最后经过全体小组的评分,选出最优秀的小组。也许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可以用一学期来评比,选出这个学期最优秀的小组。这样,每个小组在竞争中都会把自己最好的声音唱出来,最好的表演表现出来。每个小组的成败关系到小组团体的荣辱,小组间不只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组与组之间的互助关系,并且小组与小组间也了建立互帮互学的关系。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