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5KB

文档介绍
槐花世界的神奇,人在尽情享受自然之乐的境界吸引着每一个读者。最后,文章用一句话总结了全文的内容。文中无论是写花还是写人,用词都值得细细涵咏。如“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的“浸”字,“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的“醉”字,“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中的“飘”字。此刻,教师再带着《小语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总目标、年段目标、单元目标、单元重点,再次解读文本,进一步在把握文本的认识价值和发展语言的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1)能感受槐花的“多、白、香”的美丽;(2)能感受槐花带给槐乡孩子的快乐;(3)能体会“浸”“醉”“飘”等字词的含义,并能引用文中的内容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说具体,并体会文章分总结构的写作方法。基于这样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学生的阅读体验一定能逐渐提升,语言发展也具有了生长点。Р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一边是利用自身的文化积累和已有参考资料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一边却是在构思阅读教学的合理设计——如何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更好地教给学生们。当我们语文教师将整个身心投入其中去的时候,那将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最好的体认。解读文本,永远是语文教师难以言尽的话题,也永远是阅读教学需求首先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在语文教学求真之旅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Р参考文献:Р1、崔峦《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小学语文教学》[J] 06年第11期Р2、沈大安《文本解读:观念与方法》中国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上的讲座Р3、方智范《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小学语文通讯》[J]07年第2期Р4、闫学《老生常谈论备课》《小学语文教师》[J]06年第6期Р5、孙双金《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小学语文教师》[J]06年第5期Р6、傅国亮《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P142-146)海南出版社 2004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