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教研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教研员素养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教研室的性质、职能、任务、教研人员待遇、经费条件、工作制度等作出规定,标志着教研室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Р    ●1993年5月4日至7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北京召开全国省级教研室主任会议。印发《全国省级教研室主任会议纪要》。会议提出了改进教研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Р    ●2012年11月5日至6日,首届全国教研系统负责人联席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就新形势下,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推进教研工作走上新台阶进行了研讨。Р    ●2013年12月26日至2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教研系统负责人联席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新思路和新举措。Р    美国学者: Р    中国大陆的教育,若论经费、教师学历、设备等都无法与美国相比,但学生的学业成绩却比美国强很多。经过他的研究,找到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有一个特别的机构“教研室”,这个机构在各方面条件都不理想的情况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Р    美国教育专员:Р    上海中学生于2009年、2012年连续两次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都以明显优势位居榜首。美国教育部专员到上海进行考察,把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教研制度归结为上海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Р当今教研员应具备的10大基本素养:Р   1、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       2、蕴含深厚的知识背景Р   3、倡导有效的教学策略       4、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Р   5、研发配套的课程资源       6、聚焦热点的课题研究Р   7、参与课改的探究实验       8、实施科学的质量评测Р   9、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      10、总结创新的成果经验Р更多:: 更多: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