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劳动论文:培养农村孩子种养能力的有效尝试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9KB

文档介绍
正初步形成。Р3、种养活动明显丰富且频繁。Р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种养能力的培养,我校学生的种养活动内容丰富,次数频繁,具体表现为:Р(1)种养兴趣小组活动蓬勃开展。Р每个班级建立了红领巾生物角,由种养兴趣小组的成员负责指导其他同学进行日常护理,以少带多,人人参与,使种养意识深入人心,看到自己种植的蔬菜、花卉一天天地长高,养殖的金鱼、蚕一天天地长大,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Р(2)学生的课外实践内容得到拓展。Р学生在生物角、自家、实践基地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参与这些劳动使学生们掌握了有关种植、养殖、管理、收获的一系列操作本领。动手实践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学生们珍爱自己的劳动成果,珍视自己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又愉快地学习有关知识、技能。不仅在课堂上,在家里也主动参与实践劳动,积极向老师、父母、长辈、邻居请教,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种养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校有78%的同学在家里帮助父母长辈种过蔬菜、花卉以及水稻等粮食作物,有93%的学生养殖过金鱼、蚕等。Р4、其他方面Р学生有了非常丰富的习作内容,他们纷纷撰写种养观察日记和体会文章;各班有了充足的班级活动资源,以种养劳动教育为主题的队会活动一次又一次,娱教于乐,集形象性、教育性于一体,通过活动,使学生再一次受到生动的教育。Р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几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Р1、如何加强种养实践知识与技能相辅相成的问题。我们在教育中有时会出现知识与技能脱节的现象,如何构建一个从学习到实践再到知识的操作序列,是我们目前要思考的问题。Р2、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Р3、学生的种养实践操作缺少实践基地,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基地和实践机会。Р4、学生对种养的实践,一开始是出自于对它的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种养内容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而教师的知识和精力有限,因此,教师需要“充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