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从中获取的信息”足矣。而对语感较强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目明显太“小儿科”了,他们更喜欢“挑战题”,那就可以让他们将资料概括成两个短句,然后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Р 三、注重感悟和运用,彰显“学练”的实效性Р 语言文字训练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语感的训练。校本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语感。Р 1. 支架辅助。在《卡罗纳》的教学中,“感受悲痛”和“体会关爱”是教学的主旋律,却也是学生理解和感受的难点。不乏初读课文就已泪花闪闪的学生,但语言感受不敏感的学生则需要借助教师架设语言聚焦的支架,通过“作业”去品析语言,体会情感。在课前预习中,先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了解卡罗纳失去母亲的不幸及师生表现出的关爱,然后在课堂练习中呈现口头练习让学生找出卡罗纳“哭”了的原因。校本作业的辅助,让学生在语境中产生具体的联想和想象,补白了画面,对“悲痛”感同身受。Р Р 2. 语境实战。校本作业编制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为学生感悟和运用语言创设了具体的语境,提供了言语操练的平台。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有教师设计题目如下:从“轻、响、高、低、欢快、舒缓”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溪流声时时变换调子,时而_____ ,时而_____ ,时而_____ ,时而_____ 。选择词语填空,看似不难。但是朗读句子时,学生发现了填词是必须讲究的。比如,如果都选单音词,程度上要先“轻”后“响”,先“高”后“低”,或反之,才有层次感……校本作业彰显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实效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已然历经了一场实战的语感训练。Р 3. 学练合一。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的真谛》中阐述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提出“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主张,这对于语文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校本作业既可以当作“教学前测”,亦可作为“当堂检测”,教师可以“边教边练”,学生可以“边学边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