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启示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37KB

文档介绍
先生所说的那样“行以求知更行”。 6、优化育人环境。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 应该优化育人环境, 才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加之双休日的施行, 来自社会的种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地作用于学生, 而这些影响往往是良莠并存。因此应优化育入环境, 发挥社区教育的功能, 积极推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进程。①加强环境建设, 优化育入环境。首先, 要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圈, 通过大力宣传, 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 营造良好的育入环境。二是要注意改善已有物质环境, 赋予其道德感染力。其次, 建立社会活动基地, 为正常开展活动提供保障。②实施教育管理, 提高育人成效。环境育人是整个教育大系统中的一部分, 必须以教育总目标为准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 落实教育责任, 做到教育有的放矢。同时要加强活动管理。注重活动过程的管理, 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来变通暂时无法改变的物质环境, 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让广大学生成为社会的积极成员,是教育社会化的基本要求。如今, 教育改革似已进入“高原状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引领作用, 以生活教育为突破口, 可以有效地推教育体改革的深入发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相互补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使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致。高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精神,必将引导素质教育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境界,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参考资料: ①③④⑤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744 页,第 745 页, 第 746 页,一第 746 页。②⑥陶行知系列研究江苏课题组编印:《陶行知论师范教育》, 1988 年版,第 62~ 63页,第 72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