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 同时拉近与儿童之间的距离, 构建和谐、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儿童, 他们往往具有思维迟钝、注意力散漫、好奇心强、依附性强等特点, 因此, 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这些心理特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积极参与到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中。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 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你们的妈妈吗?可是万一突然有一天你找不到你的妈妈你会怎么办?我想你们一定会很难过、很伤心吧,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它就找不到它的妈妈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请出我们的朋友小蝌蚪, 看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它才能让它找到它的妈妈,让它不再伤心、难过。”这种教学素材原本属于非游戏活动之列, 教师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使得非游戏活动也具有游戏化的特点, 不仅能够集中儿童的有效注意力, 而且能使儿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进而积极参与其中, 拉近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同时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 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之一。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不仅能够满足儿童自身发展需要, 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而且能培养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发儿童潜在的智力, 促进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内化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 王建英.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J]. 华人时刊, 2015 , 08. [2] 高祥. 通过游戏来学与教: 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D]. 西南大学, 2014. [3] 沈小芳. 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 李素梅. 基于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