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作技巧是小组合作成效的关键,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 就会阻碍他们之间的交流, 也就达不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因为学生的合作技巧既非与生俱来, 也并非在团体之中就会自然得到良好的发展, 它需要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传授, 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当然,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应当循序渐进,并且相机指导。如何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师可以这样操作。第一, 直接指导。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或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如“交流时,要轮流发言”“要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而不是一个“旁观者”。第二, 间接指导。教师通过“变式处理”, 进行角色转移,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合作,如: 让习惯于夸夸其谈占去大部分讨论时间的学生担任记录员, 使其既学会倾听, 又懂得自我控制发言时间; 让爱调皮、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学生担任组织者, 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 又能够矫正自己干扰合作学习的行为; 让那些喜欢不假思索就报出答案的学生当裁判,或给学困生开“小灶”等。通过以上技巧指导,使学生具备小组合作学习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这样正式开展合作学习才有最基本的保证。合作学习绝不是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过程;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 而是呼唤“形神”兼备; 绝不是形式上的结论, 而是一种对接与融合的过程; 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而是一种方法与品格的形成。不要让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负担, 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障碍, 这样才能使合作真正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能力, 带给学生理智上的挑战、情感上的浸润, 使合作发挥出更大的整合效应。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