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选择最佳切入点,提升问题有效性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7KB

文档介绍
放在心上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地方。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有时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如果老师能够深入研究文本,做到在不意处生疑,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则会将学生带入理解文本的另一重境界。《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经典名篇。小说中的“二女婿”是一个常常被读者遗忘的角色。他,不知姓甚名谁,不知长相如何,而且始终未说一句话。“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吗?”这一问题一经抛出,立刻在课堂上激起了“千层浪”。学生再次沉入文本,找出文中五次提及“二女婿”之处。接着,他们又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二女婿”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菲利普夫妇的形象,而且,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在那样一个社会,没有金钱,人们就会淡漠亲情,失去友情,甚至无法得到爱情。另外,他们还认识到,正是这样的社会现实,扭曲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这对可恨的人,也是可悲的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吗?”这一问题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同时,这又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必须用头脑思考才能作出适当的回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不得不重新阅读文本,理性地思考。而每一次新的发现又激励他们去探究下一个问题,于是,对文本的理解不断走向深刻,直至达到更高的境界。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其在文中的分量虽然很小,但它在文中发挥着推波助澜、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研读文本时,要善于关注那些看似无关主旨的细节,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作的目的。如果这样,一定会为学生打开解读文本的另一片天地,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当然,设计问题的切入点远不止这些。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善于研读文本,结合学情,选择最恰当的角度切入,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欣赏中充分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