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高深的诗论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课堂提问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而促进学生有序地思考,优化学生思维。Р 三、从文本的细节处入手,激活学生思维Р 教学《陈奂生上城》这课,可以抓住陈奂生的“帽子”这一细节来展开。可以这样设计课堂学习任务: Р 1.课文中提到帽子的语句很多,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语句理清本文情节?2.陈奂生四五十年来从没有买过帽子,那他现在为什么那么急切地想买一顶帽子呢?3.陈奂生因生病住院后,花掉了两顶帽子的钱,他的言行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结合人物描写展开分析?至此,通过帽子这一切入点完成了学习任务,突破了重难点。教学中的提问不是牵拽和压抑,而是积极的诱导和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激活学生思维,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Р 四、从文本的探究点处入手,训练学生思维Р 在教学中,能从文本中有价值的“探究点”切入,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合作探讨、总结归纳,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时,以Р“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失声”这名句话作为探究点切入,设置一个探究问题,“请结合全文分析、讨论苏轼如此悲伤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探究问题激起千层浪,学生首先找到并探讨的是追忆交往的趣事,“掷缣素”“万尺竹轶事”“失笑喷饭”,苏轼在真挚友情中得到无尽的快乐。乐得醉心,悲得痛心。这一感情一直呼应到“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文与可赏识、提携苏轼。又为两人探讨“万尺竹”的有无,上升到艺术创作中的虚实相生理论做铺垫。通过这一探究问题,学生在讨论、合作交流中领会苏轼“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匠心,明白全文叙事、说理都围绕体现二人情谊的“偃竹”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文同的真挚情谊,流露出作者的深切怀念。Р (作者单位陕西省靖边县第三中学〈陕师大文孝Р 院2010级在职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