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以上四位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表明,信念是主体的一种精神或心灵状态,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界定信念无疑有很大的启发。实际上,信念应该是主体在“知”的基础上,萌发了“情”和“意”,对某种价值执着追求的一种复杂精神状态。 Р 二、信念的产生 Р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信念的产生做出深刻论述的是休谟。在说明了信念的本性之后,休谟紧接着描述了在因果推理进程中信念的产生过程,通过对这个过程的论述说明了产生信念的根源,并在《人性论》中专门设有一节“论信念的原因”。 Р 休谟在讲到信念的本性时,认为信念是与现前印象有关的一个生动、活泼的观念。那么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生动的观念,是什么东西赋予观念以那种活泼性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休谟确立了一个一般的原理,即“当任何印象呈现于我们的时候,它不但把心灵转移到和那个印象关联的那样一些观念,并且也把印象的一部分强力和活泼性传给观念”。根据这个原理,当心灵被一个现前印象刺激时,它就由于心理倾向的作用自然而然地由现前印象推移到与之相关联的对象,形成一个较为生动的观念。休谟考察了类似关系的实验,这个实验中休谟举了朋友的相片和罗马天主教的教义两个例子来证明前面的原理。接着,休谟还考察了接近关系的实验来为前述实验增添力量,休谟指出,当我离家数里时,一切和家有关的东西的观念比我离家六百英里时和家有关的东西的观念更生动、活泼。休谟认为因果关系与类似关系和接近关系一样,也有同样的影响,这一点是无容置疑的。例如一个信徒之所以喜爱圣徒的遗物,就是为了活跃他们的信仰,一个信徒所能求得的最好遗物之一就是圣徒的手制品,因为它们一度供圣徒使用,并且被圣徒移动过、抚摩过。休谟说:“这个现象清楚地证明了一个现前印象与因果关系结合起来可以活跃任何观念,结果就产生了信念或同意,这正符合于前面的定义。”由此可见,产生信念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现前印象,一个是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