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学习——亮在选择。在完成课堂气象科学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学校还针对气象科学的特点,设计了多维延伸的教育导向。对于气象知识的拓展型学习,学校注重与基础性课程相联系,注重与科学等与气象课程联系紧密的学科联动,拓展学生探究的时空。学校科学教研组与气象科普教育组合作,将学科领域的交叉点理出来,构筑广阔的联想与想象的空间,开展各种缘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需求,涉及气象与生活、气象与农业、气象与军事、气象与交通等主题板块知识领域,如气象与农业板块学校引领学生在低、中、高年级分别开展植物生长情况观察、植物生长周期观察、植物生长与气象的实践,学生在校园里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周期的变化,在校园外观察农作物生长与写观察日记等气象气候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空间里自由探索,完成无穷无尽的课题,以此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科学求真的精神。Р2.特色活动——气象科普教育的重要补充Р我们认为,气象科普特色教育要达到预期的目的,除了开设专门性的气象探秘课程、有机结合科学课程外,还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利用“一室二站一阵地三基地”,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活动。唯有如此,才能使气象科普特色教育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近三年来,我校累计吸收700余位学生参加少年气象研究院,每年还定期组织成员参加校外实践基地体验活动。主要活动如下:Р(1)基础式气象人工观测活动Р地面人工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中开始最早、发展最普遍的一类。我校的地面人工气象观测是以基本天气观测为基础观测的,在少年气象研究院小院士们的带领下,依托二站(红领巾气象观测站、区气象局自动观测点)中的观测设备,以人工观测为主,自动观测为辅,通过区气象局自动观测点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自动采集大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降水、紫外线与太阳辐射等八大气象要素的实时数据。人工观测的基本项目为:气压、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观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