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三章 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ppt

上传者:菩提 |  格式:pptx  |  页数:110 |  大小:496KB

文档介绍
没有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教育干预的方法主要是科举、颁布法令监督和任免学官等。?2、学田成为地方教育稳定的经济来源。Р科举取士制度的进一步完善Р一、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演变Р朝代Р文教政策Р中央官学Р地方官学Р选士制度Р元Р1、高压暴政、民族、地域等级制?2、尊孔崇儒,以文治国?3、尊用汉法,推崇理学Р1、元代学校的规制笼统、粗放,学校体系虽例沿前制,然而隶属关于及管理渠道多有交叉及混乱之处。?2、三种国子监统于集贤院。集贤院可以认作中央教育行政管理的最高机构。?2、官学总体萎缩。?3、蒙古族、色目人专门官学在中央官学中占主导地位。?4、国子学教学与管理始创了伴读生制和升斋积分制。Р总体水平较低,元代更多地参照了金代办学的模式,主要分为3种类型,一为传统的儒学,二为蒙古字学,三为科技教育机构,主要有医学和阴阳学。上述各类学校号称“四学”。Р人才的选用主要通过3个途径:怯(窃)薛入官,吏员出职和科举考试。Р一、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演变Р朝代Р文教政策Р中央官学Р地方官学Р选士制度Р明Р专制的文教政策?1、广设学校,培育人才?2、重视科举,选拔人才?3、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推崇程朱,删节《孟子》?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大兴文字狱Р初盛长衰的官学?主管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为“礼部”。“国子监”与“太学”在指称的对象上完全一致。?国学和地方儒学教育最直接的目标都是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官僚。把培养官员作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不符合教育的精神。?国子监、宗学、武学Р1、儒学。?地方儒学与国学教育规模之间不协调。因受办学目标的限制,地方儒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政治出路只有科举和岁贡。因国学学生出路的壅滞而导致地方儒学学生的积压。?2、专门学校,包括武学、医学和阴阳学。?3、社学。Р1、科举必由学校?2、僵化的科举考试?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