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缺血性坏死的程度也可不同,受累严重者可导致脏器功能不全甚至衰竭。临床上常同时或相继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脏器功能障碍的不同症状,如呼吸困难、少尿、无尿、恶心、呕吐、腹部或背部疼痛、发热低血压、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昏迷)及各种精神神经症状.。DIC 时引起 MSOF 的机制,与微血栓形成和微循环灌流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的损伤作用,以及器官功能障碍作为后果对其它脏器产生的影响等有关。 MSOF 常是 DIC 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3.休克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加上广泛出血造成的血容量减少等因素,使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微循环障碍而引起休克。 DIC 形成过程中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 造成微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回心血量减少。 DIC 引起的休克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突然出现或与病情不符; ②伴有严重广泛的出血及四肢末梢的紫绀; ③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出现; ④对休克的综合治疗缺乏反应,病死率高 4.贫血由于出血和红细胞破坏, DIC 病人可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这种贫血除具备溶血性贫血的一般特征外,在外周血涂片中还可见到一些形态特异的红细胞碎片, 称为裂体细胞。这是因为循环中的红细胞流过由纤维蛋白丝构成的网孔时,常会粘着或挂在在纤维蛋白丝上,加上血流的不断冲击,引起红细胞破裂。防治原则(一) 防治原发病预防和去除引起 DIC 的病因是防治 DIC 的根本措施。例如控制感染,去除死胎或滞留胎盘等。某些轻度 DIC , 只要及时去除病因,病情即可迅速恢复。(二) 改善微循环障碍采用扩充血容量、解除血管痉挛等措施及早疏通阻塞的微循环。(三) 建立新的凝血与纤溶间的动态平衡在高凝期可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阿斯匹林等阻止凝血过程的发动与进行,预防新血栓的形成。出血倾向十分严重的病人,可输血或补充血小板等凝血物质以及使用纤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