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膜性肾病(MN)治疗新进展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ppt  |  页数:54 |  大小:429KB

文档介绍
G4亚类的检测对帮助诊断很有意义。一、定义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glomerulonephritis)是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病理上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均匀一致增厚,有弥漫性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不伴有明显细胞增生的独立性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glomerulonephritis)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有部分表现为慢性肾炎,35岁以后发病多见。二、发病原因(原发和继发因素)(1)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舍格伦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强直性脊柱炎和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2)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麻风,丝虫病,血吸虫病和疟疾。(3)药物及毒物有机金属,汞,D-青霉胺,卡托普利和丙磺舒。(4)肿瘤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和淋巴瘤。(5)潜在的致病抗原乙肝病毒虽然一些学者报道在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球上皮下沉积复合物中找到包括DNA,甲状球蛋白,肿瘤相关抗原,肾小管上皮抗原,乙肝病毒等在内的一系列抗原,但是仅有上述蛋白质的沉着不一定会致病,目前对引起本病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致病抗原,抗体尚未明确。(6)其他结节病,移植肾再发,镰状细胞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Kimura病),但75%的膜性肾病找不到上述原因,即属于原发性膜性肾病。三、并发症(1)肾静脉血栓形成:从临床观察和连续肾活检资料证明,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如在病程中,尿蛋白突然增加,或肾功能突然恶化,提示可能合并有肾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率可达50%左右,诱发因素包括血清白蛋白过低(<2.0~2.5g/dl),强力过度利尿,长期卧床等。(2)肾小管坏死或新月体性肾炎等为MN的常见合并症。(3)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肾功能恶化,尿量减少,尿肌酐,尿素氮升高,易发生肾功能衰竭。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