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译官”,“译长”。Р周王朝以及后面的各个政权都设置了配有翻译人员的外事机构。?周:大行人下属的象胥?秦:典客和典属国?两汉: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魏晋南北朝和隋:大鸿胪或鸿胪寺和主客司?唐:鸿胪寺、客省和礼部主客郎中?宋:鸿胪寺、中书省和礼部主客郎中?元:礼部下属的会同馆?明:鸿胪寺和礼部下属的主客清史司?清:鸿胪寺、理藩院和礼部下属的会同四译馆以及后来改设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民国及现在:外交部,配有译员Р2. 东汉—宋:佛经翻译Р我国翻译史上有文本的笔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印度佛经的翻译?从东汉末至北宋初的佛经翻译,将近千年,其时间之长,可以视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特色,共有四个阶段:Р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草创期) ?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第三阶段:唐朝(全盛时期)?第四阶段:北宋(基本结束时期)Р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草创期)Р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最早的译家有两个:?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人,原是安息王国太子。从公元148年到172年(灵帝建宁五年),20年间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Р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支娄迦谶(chen),简名支谶,西域月支人。他通晓华语,到灵帝中平年(184-189年)为止,“传译梵文”,译经3部,14卷。《般若道行经》《般舟三味经》《首楞严经》。Р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这一段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有三:?第一,翻译佛经的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而以汉族知识分子僧徒为辅助力量。此时期的翻译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而是在民间信徒们的自主下分散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