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a.东晋前秦时朝廷设置了译场,由高僧道安(313-385)为译场主持。在他的监译下翻译了《四阿含》、《阿毗昙》等,并首次提出了“五本失”和“三不易”。b.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有以下4个特点:①开始组织译场,选拔大批人才参加翻译活动,由前一阶段的私译转入官译,由个人翻译转入集体翻译。②此阶段的翻译原本往往不止一种,这就便于相互校勘,使译文更为正确。③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研究上,这阶段也有所发现,有所进步。道安和鸠摩罗什的意译说在翻译实践中产生了影响。④这一阶段南北朝两方统治者都把佛教作为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工具来加以利用,因此佛教在南北两方都得到发展。第三阶段在唐朝到北宋(公元589-1100年),是全盛时期到基本结束时期。这一时期译经的特点:①译场规模变小,每个参与者在专业知识上极为挑剔,有专门职位,最兴盛时多达11个。②各职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培养新一代译者,各地僧院设立翻译学校。③武宗灭佛以后,译经事业日渐凋残。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各个阶段,翻译佛经的译场分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此时的翻译方法为集体翻译,称为”译场”,由外国僧人担任“译主”,背诵某一经,并详细解释文本的准确含义一个外僧配有一个或多个口译员,翻译活动分为三部分:口译(传言)、记录(笔受)、检验(证义)。②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规模的译场,从而产生了译场制度以及译经的原则和方法,促进了译经事业的更大进步。③隋唐北宋时期,译场已经相当完善,但佛经翻译的过程与从前有了明显的不同,宗教阐释的过程与翻译的过程被分开了。译场较大程度地缩小了规模,一般由不超过36名僧人负责翻译。因为佛教不断地被人民所接收,译场也逐渐变为官办。3.佛经翻译为我国文化,语言,宗教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①对汉语影响深远,表音字和表意字的融合,增加了名词的三个数格和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