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翻译文学史概论

上传者:蓝天 |  格式:ppt  |  页数:55 |  大小:274KB

文档介绍
典客汉代:大鸿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离不开翻译。黄支之南,有己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班固《汉书·地理志》唐代,翻译已是一种文化职业。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刘禹锡诗句)李白是一位外交文书的翻译家。元朝时,朝廷谕旨要经过翻译才能下达。马可·波罗1275年来到中国,在元朝做官17年。明代,设立四夷馆(1407),隶属翰林院,选派国子监生学习印度、缅甸、蒙古和伊斯兰教国家的语文。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勒石定界,由满、汉、蒙、俄、拉丁等文字镌刻而成。清代,翻译事业长足发展。18世纪初,康熙选派满族弟子在俄罗斯馆学习。1729年设立了西译馆,招收满族子弟学习拉丁文。1748年四夷馆和会同馆合并为会同四夷馆,专门翻译和传播外国语。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内设英、法、德、俄、日等国语文课程,成绩好的,国家奖励并优先录用,促进了清末至五四前夕翻译事业的发展。同时,北洋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广学会、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也翻译了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家——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上海人。历任翰林院检讨、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出于富国强兵、为民谋利的愿望,积极从事科技研究工作。1603年,结识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耶稣会在华首任会长),向他学习天文、历法、地理、数学、测量、水利、火器等,并通过翻译把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介绍到中国。在编译《崇祯历书》时,认为西法优于中法,“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亲自参与译撰,并“每卷必须七八易稿”,颇为艰辛。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6卷,1607)、《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勾股义》;和熊三拔(1575-1620,意大利人)合译《泰西水法》(6卷,1512)等书,为中国古代的数学、测量学、水利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