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新教师如何建立班级常规

上传者:梦&殇 |  格式:ppt  |  页数:20 |  大小:131KB

文档介绍
长(值日生)的选举权应该交给该组幼儿,幼儿也可以轮流担任组长,让幼儿真正成为管理班级的小主人。Р6Р2.合理规划幼儿活动的空间。幼儿园的生活是保教结合的,为了更有效地完成保育和教育任务,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生活区域和学习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割。幼儿都很好动,所以幼儿的生活、学习以及区域活动的空间要大小适宜。?3.班级物品的摆放。秩序感养成的最佳时期是幼儿期,像幼儿常用的剪刀、胶水、学习用书等物品都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以方便幼儿拿放。区域活动的材料摆放要整齐,拿放有序,以培育幼儿的秩序感。Р7Р二、管理办法Р1.师生共同制定常规。班级的管理者不仅仅是老师,幼儿是班级中的一员,同样有班级管理的责任。幼儿参与班级管理可以让他们更加明确当前所制定的常规,能够调动幼儿遵守常规的自主性。在常规建立时,教师把对幼儿的要求放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提出,并与幼儿们共同讨论、一起来制定常规,由传统的老师强制性的“要幼儿们怎么做”转化成幼儿自主地“我要怎么做”,建立平等、公正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实施常规的积极性。Р8Р2.常规内容具体化。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常规的内容不能过于笼统,而应把常规具体细化到每一个执行动作。如进行课前准备时,有的老师会说:“我请小朋友坐好。”这样的话是很笼统的,教师应该把“坐好”细化到每一步,如:“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小胸脯挺起来,小手放在大腿上。”这样更利于幼儿执行,尤其是年龄小的幼儿。Р9Р3.常规的执行有所侧重。常规的制定也要有先有后,如果在同一天中制定并执行多个常规,幼儿会感觉很疲惫,最终会导致一个都执行不了。所以每周的常规要有一至两个侧重点,以便幼儿更好地执行。如:第一周刚开学,主要围绕幼儿的来园时间开展常规教育;第二周则可以侧重幼儿的进餐情况开展常规活动。这样让幼儿基本掌握了一个常规后再进行另一个常规教育,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Р10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