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设计?六、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法与策略Р指导思想与目标Р依据:?素质教育政策与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Р1、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Р2、具体目标?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Р现实中存在的问题Р学科化,以向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为主?把改版思想政治课讲成了普通心理学知识传授?普通心理学知识以讲座形式一节节讲给学生?这种倾向的存在,主要在于对心理教育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不了解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质?问题化,心理课程辅导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把辅导内容局限于学生的问题?把辅导的对象局限于个别学生,使心理教育目标问题化?心理教育的基调有消极倾向Р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学校? 心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过程??从积极的视角,以积极的价值取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健康心灵。Р“积极心理学理论”针对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放在“诊断和解除痛苦”上,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治标不治本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对人性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 ,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Р开发心理潜能;?弘扬传统美德;?培养积极品质;?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能;?构建和谐关系;?发展健全人格;?增进主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