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丹阳市中学家校合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df  |  页数:6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学校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江西教育科研》1997,4); 彭茜郭凯的“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应对”(《教育科学》2001.11);张达红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7);顾志刚的“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班主任》2005.4),还有许多关于家访、家长会等方面的论文。 3、实证调查。为了了解目前合作的现状,有关人员还进行了若干调查,并基于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岳瑛的“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弦(《天津教科院学院学报》2002,3);王寿斌的“走入误区的家长会一(《教学与管理》 2003,1);王小慧、陈振华、杜文婷的“辅读学校教师与特殊儿童家长的家校合作观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12);.李飞张桂春的“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之比较"(《教育探索》2006,3)等等。 4、对国外家校合作情况的介绍。如马忠虎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一美国家庭、学校合作模式"(《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六期);南丁的“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一日本的PTA给我们的启示一(<内蒙师范大学学报》2002,2);岳瑛的“基础教育新理念一家校合作"(《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刘欣宝的“家校合作创新模式与国外经验借鉴"(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3);吴志宏的“中小学管理比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然而我国目前的家校合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调查研究,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对国外家校合作的现状往往还是处于介绍的层面且探究不深;相关的实证研究几乎空白:就研究的层面来看,也没有国外涉及的领域广。尤其在家校合作的现状研究上,尽管有少量调查,但重点往往是家庭或学校教育的某个具体方面问题,没有从家庭、学校、学生三个纬度进行研究。并且,在这些调查的样本量非常有限,无法反映我国目前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6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