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访等,也有学校进行的家长教育,大部分学校都是通过家长学校这一载体,对家长进行培训,达到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基本都属于第一类的低层次的参与。这种参与显然不利于学校依靠家长、提高教育效益的实践。学校应设计一些高层次的参与活动,欢迎、鼓励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来,合理分配和利用有效的家长资源,让有能力的家长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逐步向高层次家校合作迈进。Р (五)开展多样的交流途径Р 1.开办家校通讯,其内容可涉及学校工作计划、目标、年级组、班级情况、学生的个性展示、评论、好人好事等。家校通讯应由专人负责管理。Р 2.开辟家校热线,回答家长提出的各类问题,也可为学生解答提出的学习问题。Р 3.利用喜报、便条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密切学校与家长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Р 4.增设家长意见箱,鼓励家长向学校提建议。另外,了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也非常重要。Р (六)创设和谐的家校合作氛围Р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尊重家长,创建良好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把热情落实在行动上,使家长一踏进学校大门就能体验到亲切、真诚的氛围。这种合作氛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体教职工主要树立家校合作中的双主体意识,并自觉把这种认识落实于日常的家校合作工作中。二是积极热情的态度,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要热情主动地结纳家长为合作伙伴。三是实际的行动,能够真心诚意地让家长进入学校或年级、班级的各项教育活动,而不仅仅是一句客套话。Р [参考文献] Р [1]黄俊源,肖霞. 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0,(1)。Р [2]陈琳,谢培.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8,(5)。Р [3]周雪莲,阳德华.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7,(8)。Р [4]陆春华.影响小学家校合作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