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变化以及对企业发展内外部影响要素研究的不断深入等原因,人们对于企业国际化的涵义仍未形成一个统一认识,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视角的相关理论。首先是基于发达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国际化理论,包括1960年海默提出的以技术优势为核心的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的相关研究: 1976年邓宁对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之后将投资理论与贸易理论综合起来,进一步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5年,约汉森与瓦德协姆在对比分析了几家典型企业的国际经营过程之后,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即认为所有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基本都可以划分为五个逐渐加深、壮大阶段:没有出口、偶然的出口活动、常态化的出口活动、建立海外子公司以及建立海外工厂。上述理论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型跨国企业为对象的研究结果,对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小型企业的指导意义不足。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中小型企业的活跃,一些学者逐渐关注发展中国家企业、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 1977年巴克利和梯萨通过对美国威斯康星400多家中小制造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查,提出出口行为理论,认为它们在六个出口阶段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1983年威尔斯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利用其小规模生产技术在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1988年,约翰森与马特森提出了网络模型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的国际化不仅受到企业自身国际化程度的影响,也受到其所处的企业网络中的其他参与者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所以中小企业应当加入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网络。 994年,Lustarinen与Hellman在研究芬兰家族小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企业国际化过程模型,包括国内阶段、内向型国际化阶段、外向型或合作型阶段、合作阶段。 1996年,布拉德古德的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认为企业进入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