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职教育服务质量认知差异的研究——基于在校生和毕业生调查

上传者:梦&殇 |  格式:pdf  |  页数:5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确立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对科学指导中职教育的提升至关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各地中职教育发展实践证明,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观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区域经济、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职教育担负着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和输送数以亿计的合格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必须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面向中职学校学生这个社会庞大群体,对我国中职教育服务质量进行认知差异研究,可有效地倾听民意、反映民生,使中职教育的实施主体——中职学校准确把握育人工作弱点,强化关键环节,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使中职教育的管理主体——各级政府了解民意,顺势而为,加强对中职教育评价和管理,促进我国中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使中职教育的受益主体——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中职教育服务,进而更为实际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人生发展目标。因此,对中职学生毕业生就中职教育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顾客满意思想萌发于欧洲,但它作为一个概念提出并用CS表示,则是1986 年美国一位消费心理学家的创造。许多学者已经对顾客满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然而在顾客满意这个概念的定义上,理论界和学术界至今依然存在着分歧。目前,对顾客满意的定义,学术上主要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状态角度来定义顾客满意,认为顾客满意是顾客对购买行为的事后感受,是消费经历所产生的一种结果。另一种观点是从过程的角度来定义顾客满意,认为顾客满意是事后对消费行为的评价【3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消费心理学家、市场研究人员就开始了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模型,推动了西方管理思想的变革。1965年美国学者Cardozo将顾客满意的观点首次引入营销领域,此后万方数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