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艺术地生活”——从席勒美育观浅谈普及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pdf.pdf

上传者:梦&殇 |  格式:pdf  |  页数:1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寻找某种共同意识的需求。在如今日益物化的世界和逐渐疏离的世界里,人性在流失,犯罪率在增加,精神病率在增加,席勒的“艺术拯救人性”的思想让我们看到当代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活动,失落的人性可以得以复归,人由没有灵魂的动物变成拥有灵魂的个体,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梁,那就是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得到滋养,心灵能在艺术的熏陶下获得解放和自由。(二)人格的完善与和谐伴随21世纪的脚步,新人文精神强调基于“公民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生活质量”。席勒早在18世纪并提出“美育塑造完美人格”的伟大观点,他认为希腊人具有性格的完整性,他们的国家虽然组织简单,但却是一个和谐的集体。近代,由于文明的发展和国家变成强制的国家,人只能发展他身上的某一种力,从而破坏了他的天性的和谐状态,成为与整体没有多大关系的、残缺不全的、孤零零的碎片。这种片面的发展,对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是绝对必要的,但个人却为了这种世界的目的而牺牲了自己,失去了他性格的完整性。因此,近代人要做的,就是通过更高的艺术教育来恢复他们天性中的这种完整性。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在当代社会的必要性,除学校艺术教育外,我们必须将艺术教育的外延扩大,不能局限于学校艺术教育。必须更好的建设城市文明,席勒的美育观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席勒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但人们在精神上的短足无论是过去将来,都将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人们会因为生老病死而痛苦,会因为生活的琐碎伤春悲秋。公共艺术教育的推广对于当今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是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的,所以,对于艺术表演者和艺术教育者以及艺术教育管理者而言,我们都不应将艺术高高在上地捆绑在象牙塔尖,而应该让艺术走入沙龙,走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融进我们的生活,“艺术地生活”!参考文献:[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2002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