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的面貌和韵味,甚至影响到它的真实性。为此,必须在严格的资料采集标准的约束下,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Р 技术与手段,在尽可能保证原貌不改变的记谱基础上,同时进行录音、录像、拍摄照片,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运用 GIS 地Р 理资讯系统,全方位、立体地对考察对象进行记录,以确保被记录下来的资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Р 六、抓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结果Р 资料采集阶段结束返回学校后,便开始进入了资料整理和课题研究阶段。这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前面所做Р 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环节能否出成果、能出怎样价值的成果而设计的,必须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这一点。在这个Р 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加强结题前的指导工作,其中包括论文指导,成果预鉴定,结题报告指导等。最后根据各课题小组取Р 得的研究成果与价值,结合整个过程的表现情况,指导教师采取集体评分的办法,评出每一位学生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Р 作为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 采风》课程的如此改革,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但笔者认为起码能给我们带来四点期望:Р 1. 切合了自身的办学实际,符合了自身的发展条件,真正做到了扬长避短。2. 对我国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Р 一个很实在的支持。3. 营造了学术研究的氛围,培养引导和锻炼了学生民族音乐研究的兴趣和能力。4. 使部分学生在Р 本科期间即出科研成果的梦想成为可能。Р 总之,地方性高校的音乐专业在诸多方面与专业音乐院校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课程改革也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去调Р 整内容与形式,必须与自身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只有这样才可能为自己开创出一条独特的办学道路与模式,才可能有特Р 色,才可能有发展空间,才可能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实际意义。Р 参考文献:Р [1 ]辞海编委会. 辞海[ Z]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Р [2 ]辞源编委会. 辞源[ Z]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责任编辑:余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