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考验教师能力的不是这种设置情境的想法,而是课堂情境的具体设置。什么样的课堂情境最佳?在我看来,表象贴近生活,具体简单易操作,内里却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出与平常答案不同的结果的情境最考验教师。所谓“高大上”的课题,动辄就是“社会公德”、“民族危亡”、“政府公信力”等话题的情境设置是较虚而且不切实际的,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会一下子想到社会的深层次问题。情境是供学生来“体验”的,所以在设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由浅入深,注重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学生的阅历与理解力。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说得越多,告诉的越多,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体验的空间就越少。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果、有意义的课堂。“体验式”课堂做到了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学生从被动参与逐渐到主动加入并展现自我。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不只限于课堂,不只限于知识的获取,而是更会熔铸在学生人生的发展中。大学所要培养的是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有真正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才会在踏出校园后,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体验式”课堂对学生来说只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个开始,一个跳板。可是从大学才开始这种启发,未免太晚。当狮子失去兽性之后再放归山林,教它如何再做森林之王?!不是所有的能力失去后都可以霸气回归。所以,“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应从基础教育之始就推行,从孩子们刚懂得什么是思考甚至还不懂得什么是思考时就培养他们去自己探寻知识的兴趣和自主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教育过于重视实效性,从而忽视了终身教育的意义所在。诚然某些时候是“以分论天下”,但不能否认,考取高分数并不是教育的核心目的。相比之下,健全的人格、独立的头脑对“人”的合理存在更为重要。某教育家曾提出,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另一方面要学会学习。“体验式”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自主课堂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学会自我教育,以便剔除学生自身留存的传统课堂的不利影响,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