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25KB

文档介绍
更好地掌握汉语。不仅掌握汉语词语的一般概念意义而且也掌握隐含在词语背后的国俗语义。”①学习者只有在对词语的概念意义和隐含意义都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恰当运用词语隐含的信息,领会话语的言外之意。Р2、对外汉语国俗语义教学的内容Р(1)汉语国俗词语的分类国俗词语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的涵义和民族文化特色。Р这类词语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社会制度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词语涉及的面较为广泛,内涵丰富,所以很难制定一套完备的分类标准。《汉语国俗词典》中所收录的国俗词语大约可以分为七种:一、反映中国特有事物,在其他语言中没有对应词的词语。例如“风水”、“生肖”;二、具有中国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如“莲”象征纯洁、正直、清雅、谦虚等品性;“梅”象征高雅纯洁、清丽等高贵品质;三、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如用“红豆”表达“相思”之情;“牛郎织女”代表坚贞不屈的爱情;四、国俗熟语。在汉语中现有的、形式固定的词组或句子。如“画蛇添足”、“井底之蛙”、“精卫填海”、“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五、日常寒暄用语。比如见面时打招呼人们常说“吃了吗?”“上哪儿去啊?”;六、具有修辞色彩的人名。如“林妹妹”代指多愁善感的人;“阿斗”用来比喻无能小辈;七、具有两种以上国俗语义的词语。如“粽子”这一食品既表示人们在过端午节时吃的一种食物,又表示祭奠屈原投江而死的事物,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都有关系。②Р(2)汉语国俗语义教学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参考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国俗词语进行Р教学。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所涉及的国俗词语重点有以下五类:一、属于我国特有的事物。如:“粽子、汤圆、饺子”等食物,是中国人在重要传统节日时食用的含有特殊象征意义的食品。这类词一般以名词为主。在教授这些词语的时候,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