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169KB

文档介绍
党的总体目标。十分看重民族文化的的列宁认为,各民族应该平等,各民族的语言必须受到尊重。俄共(布)十大的决议中提出,党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非俄罗斯各族发展使用本族语言的报刊、学校、剧院、俱乐部事业以及一般文化机关,广泛地建立、发展使用本族语言的教育和职业技术的训练班与学校。①列宁在谈论“民族平等”时,总是特别强调“语言平等”,不容许任何语言拥有特权。然而,政府方面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即便列宁推行“语言平等”,在当时所处的条件下,俄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也很难改变。国语毕竟是由国家通过法律强制规定的,它不完全等同于一般习惯形成的通用语,因此列宁虽然支持推广俄语,但不同意强调国语。他在批评“自由派”时写道:“自然我们也是赞成每一个俄国的居民有可能学会伟大的俄罗斯语言。我们只不希望一样:即强迫成份。我们不希望用棍子赶人上天堂。因为,无论你们关于‘文化’说了多少漂亮的话,但是义务国语总是带有强迫和强逼的。我们说,伟大而有力的俄罗斯语言不需要无论谁都应该在棍棒下面来学习它„„强迫(棍棒)只能引起一个结果:它使伟大而有力的俄罗斯语言更难进入其他民族群众里面去,而主要的是加深愤怒和隔膜等。”②列宁对民族语言的态度以及当时对于要急于巩固政权的苏维埃政府来说,吸引支持者是有效的实现国家政策的手段,对于布克伊汉诺夫提出的发言给予支持。由此看来,他们开始意识到语言的选择就是身份的选择,这一时期的哈萨克斯坦已经开始逐渐重视本土语言的发展,语言本土化政策对未来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2斯大林及斯大林后期对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影响斯大林执政的最初几年,语言规划部分继续执行列宁时期的“平等”的语言政策。斯大林在《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为开篇:“民①张建华俄国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0页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0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