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质疑的习惯。三、注重过程,能“探”,就“探”新教材安排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等,其根本用意就是为了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尽可能地创造多样化的问题情境。通过探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剥夺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得到发展。学生先通过分析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之后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完善修正自己的观点。以前,做物理实验注重强调实验的结果,现在则应注重探究的过程。例如,必修2第七章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习这个关系式,而是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究的过程。关于探究性学习,无论是实验性的还是非实验性的,书上是否写出了结果,将来是否要求对结果的掌握,其教育意义是很不一样的。《课程标准》没有提及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科书对这个关系式也不做耍求,因此,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放下包袱,一心体验探究的过程,而不必过分担心其结论。关于物理实验,旧教材往往直接写出假设和方法步骤,新教材则请学生根据所给出的资料作出假设,允许学生以教材提供的探究方案为参考,制订口己的探究计划。可以看出,旧教材屮的实验“已经替学生安排好了”,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而新教材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更真切地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除了实验,新教材的探究活动,贯穿于全书之中。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并且组织好探究活动,能“探”,就“探”。新教材虽新,但也只是众多教学资源屮的一部分。从教材演变成实际教学的过程,其中有教师再创造的广阔空间。这将是展现教师对物理学的理解及对教育的理解的多彩舞台,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智力交锋的轻松和谐的场所。通过这种富含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活动,使固化在书本中的内容在学生的心中和手中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