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的认识受主观的局限,也由于实践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因此在学习的对象中出现谬误是正常的,通过讨论纠正谬误,就能增强学子的识别能力,就能在这一由反到正的过程中激发学子的创造力。㈢从学习途径上看──要主动研究在创造性学习中有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研究性学习",它是学子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研究专题(课题、主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研究性学习",使学子形成一种对未知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要自己去搜集材料,自己选择题目,自己构思研究,自己写文章。从一定意义上来看,这也是一种科研或创作活动──一切新的创造都是在科研或创作的活动中产生的,而创新能力就是在这种科研与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形成的,不搞科研与创作,而讲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那都只是纸上谈兵,得不到真功夫。在这点上美国的语文教育能给我们许多启发。有许多资料介绍,美国二年级的小学生就在教师的要求下,开始搞"研究",写"论文"了。有的作蓝鲸的研究,有的写"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样看人类文化"的论文。学子饶有兴趣地自己收集材料,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做研究,自己写论文。在美国的小学,搞"研究",写"论文"侧重于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在中学,则侧重在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的培养。对于这"研究"、"论文",学子从中获得的知识与做出的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主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孩子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这样写作,就生动地体现着创造性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