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所接受。孙中山“天下为公”,“以建民国,以建大同”的理想,即接受了《礼运》中传统的“大同”观念。从《礼运》的作者到孙中山,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但路是人走出的,“走的人多了,就便有了路!”五、练习1.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 )。A.《论语》 B.《孟子》C.《礼记》 D.《尚书》答案:C(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答案:D2.填空题《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àn__。3.翻译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六、研习与思考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答:这一点能够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能够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能够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示,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答:(1)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2)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3)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教学后记经过课文教授和援引相似文章及观点的比较,同学们对大同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儒家思想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