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工位很难做到平衡的,然而一旦做到平衡,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资源因故停工,整个生产线就会停工。而TOC的生产线不是这样。如果瓶颈前的工序在备足了缓冲以后是否还要继续生产?以前没有这个问题,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放一个"在制品(WIP)"。在这家店里,在制品往往因当天无法消化而造成报废。损失达到原料成本的5%左右(原料价3元×345份×30天×5%=1552元)。能够做到没有原料损失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缓冲满了,就暂缓投料。对缓冲分三个区进行监控(TOC称为缓冲管理),从下到上分别标以红色、黄色和绿色。只要把缓冲的大小设计得合理,在缓冲降低到黄区时,就开始投料,在降低到红区时,前面需要赶工。超过绿区,则停止投料。各道工序,还要遵循一个原则:有料来的时候尽快做,没料的时候原地等一等。因此我们对瓶颈实施"迁就"的时候,竟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在制品降低了,报废减少了,进而利润又增加。我们又增加利润3510+1552=5062元。折叠打破瓶颈如果再投资一条"流水线"产品也能完全卖出,当然能够多赚钱。不过如此投资是有条件的,需要场地、合格的人员、有效的管理,而且增加利润未必增加投资回报率。因此在做出新的投资决策以前,我们还是先要考虑对制约因素松绑。有什么办法呢?设想,我们能改变工艺,把瓶颈的部分工作交给其它人来做,使瓶颈的每小时产出更多,那会怎样呢?为了让瓶颈(包饺子工序)提高生产率,达到每小时36份,因此要求把瓶颈部分工作分出来。现增设一个前置工序,交由备馅工序做(看下图)。因为备馅工序做这项工作不如原来由瓶颈做那样熟练,花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备馅和前置工序相加,每小时产出从50份降为40份。整个系统一天的有效产出增加了:(6-3×95%)4份×12小时×30天=4536元至此我们应用聚焦五步骤中的前四步,令每月的纯利增加了:4050+5062+4536=1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