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师引领下自得语文课堂的实践路径探析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59KB

文档介绍
学生一点思路。例如,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可以怎样写?学生迁移学法,现学现用,从感受画面、理解形象、体会情感、探究主旨、品味语言等方面提岀疑问,思考解答,最后讨论交流,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们基本上理解了词的意境、形象、情感以及写法特点。第三,引导自悟。语文学习需要体悟。而体悟,必须由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生成,或会意,或共鸣,有所感、有所悟。体悟,需得一个过程,熟读精思,静思默想,是必要的途径。例如,教学“诗人谈诗”一课,教师先让学生好好品读附录的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学生读了儿遍诗歌之后,产生了以下儿个问题:这首诗主要写了夜里的哪些景物?把诗中的景物前后联系起来看,究竟有什么关联?那诗中景物背后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随后,就以这三个问题为抓手引领学生深入阅读,自主体悟,学生自然不难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东西。尊重学生的自读权利,保证学生的自学时空,才能让学生真正发生阅读过程,真实生发阅读体验,有效习得阅读方法。事实证明,教学中先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悟,一定会创造岀不期而遇的精彩。第四,引导自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中的“习”自然包括温习、练习、思考、实践等方面的内涵。语文学习当然离不开“习”,尤其是自习。要想真正把握课文,小结自测是相当重要的一步。学了i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应及时小结。以课文小结为例来说,读者可以对照课文训练重点、学习提示、课后练习等来进行,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审视自己对于课文阅读理解的情况,想一想课文重点是如何逐步把握的,课文难点是用什么方法突破的,课文特点是怎样归纳出来的,反思一下还有哪些疑点,小结一下阅读的感受与收获。这样用心思考一番,及时整理一下,日积月累,必定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让学生自主体验,自学自得。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四“引”四“自”,实现语文教学的共生效能。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