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20年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结构分析及教学策略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72KB

文档介绍
考的是,如何将静态的方法转化为学生动态的“算理”思维过程。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后一个数是前一个的)、提供可供操作的图形(正方形看作“1”)、组织议一议、、、的表示方式、启发思考“是否能够换个角度来思考”……一系列的分析与操作的协同过程,必将引领学生对为什么需要“数形结合”,怎样实现形与数的联系等等解决问题方式的思考,最终形成认识上的飞跃,同步实现数学活动经验不断丰富与递增。如果教师能更进一步启发操作:“如果是+++或+++又能够怎样操作分析呢?从中能够发现哪些规律?”带着问题引领的操作分析将带着学生走入更为理性与规律变化的数学世界,获得不一样的数学思维经验。因此,“算理”与“算法”两者在探究形成中,教师需要借助一定问题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还须合理、敏捷、灵活地进行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具体“算理”理解、深化、拓展、再创造。小学阶段运算能力的形成,即是知识、技能的习得过程,更是思维发展的动态过程。具体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重视学生在多种方式的发现、探究、归纳,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构建算法,将为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化的思维方式形成提供基础性的核心引领。参考文献:[1]马立平.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8,44,76.[2]吴亚萍.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52.[3]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也版社,:30.[4]侯正海.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构建算法[J].小学数学教师,(7、8).[5]刘绍学.谈谈联想.数学通报[J],1997,6(封2).姓名:蒋敏杰工作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梯队: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职务:教导处主任教科室主任教龄:联系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邮政编码:213003联系电话:邮箱: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