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但是他们的思想还没有成熟,也许教师的一句话就能够改变他们对资助的看法,因此正确的教育是实现学生资助的理想方式。经济上的困难只是目前的问题,并不是无法改变的,学生只有自立自强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目前的状况,为家人和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悲观的心态和自卑的心理并不能改变生活,反而健康乐观的心态能够影响家人,生活才会变得幸福。(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并不会因为贫苦或者接受资助就会低人一等,反而不知道感恩或者盲目的轻贱自己会降低自己的品格。金钱的存在只是为了交换的方便,它的存在并没有错误,因为自己没有更多的财富而仇视金钱或者太在乎金钱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价值观。初中学生并没有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时候是因为周围的事物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资助本身就是一个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观念的过程。学生资助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学生而设立,这表现出社会的平等和关爱,经济能够改变的只是学生暂时的生活条件,今后的道路?要学生自己完善。因此对国家的热爱、对捐赠的感恩、回馈社会的责任、合理获得和使用财富都是资助过程中最好的德育教学素材。结束语:学生资助工作并不应该是简单的经济援助,而是要帮助学生克服眼前的困难,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建立勤俭节约、感恩诚信的价值观,实现育人的真正目的。贫困并不可耻,接受资助也不可悲,德育的缺失才是最可怕的成长经历。发挥学生资助过程中德育教育的作用,让学生资助成为真正的暖心工程,为农村学生带来改变命运的希望才是对学生资助最完美的诠释。参考文献: [1]冯德刚.麻栗坡县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做到“三个落实[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08). [2]陆春梅.高校资助工作中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策略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02). [3]杜玉成.学生资助工作中德育资源的流失和对策[J].课外语文.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