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苏府办〔2016〕21号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46 |  大小:452KB

文档介绍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二)基本经验。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面对耕地后备资源紧缺和易地调剂补充耕地愈加困难的两难局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自身实际、深度挖掘潜力,用全局的观念、创新的思路来提高规划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发展。2.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坚持“集中投入、连片治理、规模开发”的治理模式,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巩固一片。在项目安排上,突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基地建设需要来安排建设内容,按照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要安排基础设施配套,解决主要制约因素,2014年全市新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8家,进一步扩大园区面积,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13.5万亩、累计95万亩。推进园区发展产业、完善设施、配套服务、培育主体、要素流动、创新机制,提升园区档次。此外,通过建设实施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库,2014年全市经验收确认的新增耕地达6281亩。3.培育产业,提升效益。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重视粮食生产,重点推进农机与农艺结合,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和高产示范创建。通过粮食补贴+农机补助+生态补偿等综合政策,苏州市粮食亩产量已连续十二年保持增长。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和升级,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收种机械化,调研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其他综合利用方式,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7%,位列全省第一。其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95.5%、机收率100%,秸秆机械化还田率70%以上。4.多元投入,综合治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以开发项目为抓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多渠道投入、多内容建设、全方位服务农业的,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建设路、桥、涵、泵、渠、林、晒场、仓库等基础设施。2006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