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生长的;课堂真实的对话、儿童内心的自由表达、新思想的发现、经验情感的分享、合作解决问题等等则是创造课堂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在课堂获得难忘的经历,成为其生命意义建构中的“关键事件”,因此课堂应成为儿童生长的温暖旅程。而教师在儿童、课堂与课程中,是一名儿童生长规律的“知耕者”,是一名课堂生命成长的共同参与者,更是一名主动的课程开发者。4儿童在亲历实践活动中,在“体验中生长”。杜威在认真总结前人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教训,即“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当儿童游戏时,“活动就是他自己的目的,而不在于它具有将来的结果,当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时,儿童能预见到相当遥远而具有一定特性的结果,并且做出持久的努力达到这种结果,游戏就变成了工作。”因此,我们要重视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真正改变静听式、单一的活动,要设计、组织主动参与的、自由表达的、智慧挑战的生动汁:富的体验式活动,让儿童“在体验中生长”。主要参考文献:(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3)刘晓东?《儿童的本能与儿童的教育》,《幼教论坛》,2000年第2期。⑷向葵花?《浅析杜威的“教育生长论”及其启示》,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许玮?《杜威教育理论解析》,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⑥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3卷,第1期,第30-33页。⑺王鉴?《课堂研究引论》,《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8王鉴?《实践教学论:回归课堂生活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0期。(9郑金洲?《重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