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出来时的动作和行为,讨论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这样,在自然融洽的氛围中,师幼边看边说,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读本的内容。在第二阶段中,我们把小书阅读置于大书阅读前。首先我们抛给孩子这样一个问题:“小动物们都爬到皮球上去表演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并告诉孩子答案就在这本书上。这样,以激发幼儿对小书阅读的兴趣,让幼儿产生想看小书的欲望,于是孩子们就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进行小书阅读,在他们仔细观察画面、寻找相关线索中去发现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把孩子推在了前面。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孩子们有的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寻求答案,有的则按顺序一页页往后翻直至找到答案。这样也使我们发现了孩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阅读方法,从而让我们能够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帮助和指导。第三阶段我们带着孩子又重新回到大书的阅读中,鼓励幼儿大胆、积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提炼书面语言,建立音形义联结。案例二:读本《我的画》读本《我的画》讲述的是一个孩子介绍自己的画,重点是学习使用形容和句式“我画了一个(只、匹……)××(形容词)的××(名词)。但读本画面较为单一,如何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呢?于是我们将读本中的画面进行分解,以图画的形式加以呈现,采取第一人称介绍、合作介绍等多种途径为孩子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大书阅读。这样通过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图画之间的互动,为孩子提供了多渠道的表达机会,同时也为孩子创设了同伴间合作的空间,使孩子学得更主动、更愉悦。从以上案例中发现,通过教学模式的调整,我们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这样不仅可引导孩子站在自己的理解范围的层面上寻求新的提高点,而且能调动孩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大胆表述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材互动的氛围中促进了孩子思维和阅读能力潜移默化的发展,在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习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