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从供电营业窗口透视“海尔”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29KB

文档介绍
给员工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几年来,海尔各企业员工革新发明层出不穷。工人蔡永利一年提了15条合理建议,有90%以上被采用。一个叫杨晓玲的青年女工,针对一种冰箱上温控器化霜按钮极易脱落的问题,自己创造了一个化霜按钮的紧固扳手,使按钮组装一次合格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100%。扳手被公司命名为“晓玲扳手”,这四个字也就堂而皇之地挂在杨晓玲工作的案头上。“晓玲扳手”、“云燕镜子”、“启明焊枪”这些以人名命名的专业工具不仅激发了更多工人技术创新的灵感,也成为越来越多的海尔人视为金钱不能替代的荣誉。员工发明蔚然成风,大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自主性和创造力,采纳工人合理化建议也已形成制度。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说:“如果每个员工都投入到发明创造中。那么我们的企业将战无不胜。”从海尔员工的革新发明我们看到,整个企业各个层次都在进行思考,而不是只有高层领导在思考,这正是学习型企业的根本特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元素,自主管理就是充分挖掘企业中人的潜力。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激励,还包括精神激励,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以个人与组织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为支撑,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使企业在现代竞争和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竞争力。强调班员自主管理,实质上是在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推进企业班组建设,打造一个职工与企业携手共进的双赢局面。 4 结语在通常情况下,多数管理工作和技巧都植根于特定的传统基础、文化环境和价值体系中,离开了“原生地”,可能会桔生淮北为枳。所以,选择性地借鉴“海尔”文化,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种创新的探索,亟待实践的检验。但至少,我们可以从海尔的成长历程中明白:伟大的企业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打造出来的。没有海尔最初的创新尝试,也不会有海尔现在的强大与崛起。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