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力。教学中我们不必一味追求统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允许学生个性化地学习,鼓励直觉、猜想、预测、合情推理等多种形式参与解决问题。三、引导掌握分析技巧,学会综合运用在学生掌握了数量关系,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又学会了画简单的线段图的基础上,我们就应该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分析的方法不外乎以下两种:1、所谓综合法,就是从条件入手,找出中间问题,再解决所求问题。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所谓分析法,就是从问题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条件,逐渐向已知条件靠拢,最后利用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不管是综合法,还是分析法,都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了数量关系这一基础,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综合法、分析法进行解题,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有所提高。3、两种方法并用。例如:低年级小朋友在读懂题意后,我一般都会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题意,如“这道题实际上是求几个几,或谁是谁的几倍”、“这道题实际上就是求谁和谁合起来是多少”等等。也可从意义入手,例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即,求它里面包含几个几。总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数量关系教学,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整个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将为中、高年级解决复杂的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真正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缪书园. 多角度训练提高解题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09(36)[2]李丽红. 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J].学周刊.2011(19)[3]代秀红. 应用题审题能力培养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Z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