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育论文—谈一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36KB

文档介绍
了3个,盘子里还剩下几个?在学生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把这些信息在图上表示出来,学生在桃子图上通过圈一圈或划一划这种画图的方式明确了减法的意义,知道了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数用减法计算的含义。Р4.符号化Р在图文转换中,培养符号意识。一年级学生侧重于直观性学习,对于抽象的文字与题型缺乏兴趣与注意力。从理解图画意思开始,让学生逐步学会用符号表示,并用几个关键字词注释,引导学生对题意的深层理解。例如: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学中,从主题图到对应图示,再配合多少的文字注释。帮助学生从图画到文字的转换,帮助学生进一步审清题意,并在连一连、圈一圈、比一比中渗透了数学符号思想,成为学生理解题意的有效拐棍。又如,教学“认识=、>、<”时,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生喜爱的Р“森林运动会”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饶有兴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通过排一排、数一数等活动,发现兔子和猴子一个一个正好对完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同样多”,从而引出符号“=”,即上下两横对齐且一样长。又如教学“认识多、少”一课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得出5>3、3<5。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符号比语言明了,使学生明白数学符号是可以互相转换的。Р众多的策略,既避开了过于依赖文字理解的弊端,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渗透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尽快地将一年级学生领入数学的殿堂。Р总而言之,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一年级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数学教师应该针对孩子的读题、解题困难,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策略。直面问题的症结,铺就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乐趣的成功之路。Р主要参考文献:Р【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Р【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3期Р【3】《教育科学研究》辛自强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 2004年9月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