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着力点在坚持,活力点在务实,增长点在创新。在具体实践中,一般由以下主要阶段构成:第一阶段:制订流程清单。流程清单像学校的教职工花名册、课程表一样,是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制订时,首先可把学校内部工作统筹分类,确立主题。其次,是确定流程框架,即进行流程描述。流程描述主要有文字法、表格法和图示法等方法。如考试管理流程,既可以用文字法简单地描述为“命题→审题→印刷→监考→阅卷→评价→归档”,也可以用图示法作出更加具体的描述。第二阶段:学习运用流程。流程清单编写成型后,应印成手册,下发每个教职工,以便教职工自行学习对照;同时,将清单绘制成大开式样,在处室办公室和相关办公室里张贴,以便相关人员及时学习对照。另外,还可在周会或月会时集中学习,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熟悉、知晓。第三阶段:维护优化流程。流程的维护、优化固然必要,但其意义还不止于维护、优化本身,更在于在相关的过程中,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位。在运用流程期间,当会发现、质疑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促动“文章”趋善趋美——这本身即体现出当今校园急需民主管理、集思广益的“文化味”,唯此才能成就真正的校园管理文化。四、结语:执行就是走流程。学校管理的执行力主要在于学校中层,在于对中层执行力的培育。而运用流程式管理方式对于提高管理的执行力来说是一种突破。流程式管理的关键词是“流程”,它是反映工作安排的清单和程序。只要中层对于学校管理任务的清单和程序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能够按流程做事,不再停留于他人或主观的经验,注重流程实施的过程标准的把握,执行力的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执行就是走流程。(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文昌中学)(责任编校:杨娟)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