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适切的表现性教学目标,自主设计课堂评价任务。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研究。基于课程标准命制模块试卷,有效测量学生认知特征,保证命题的信度和效度,确定各学科考查目标。4.促进学习和教学的课堂观察。范式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4个要素。其中“学生学习”占据中心地位,其他3个要素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每个要素被分解成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被分解成3~5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这种对课堂的解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课堂的认识,也为开展课堂观察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基础。课堂观察的步骤分为:课前会议、课上观察、课后讨论。基于主题设计观察方案(含工具),确定观察点,通过课堂观察改进教学。(五)以省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引领全校课程发展。积极推进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项目“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江苏省数学课程基地建设”建设,不断探索“特色化、校本化、生本化”课程基地建设开发与实施的规律,不断推进课程基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习的引领与影响,进而丰富学校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积极发挥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学校课程基地的影响,使数学课程基地成为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教学的新课堂,真正实现以课程基地的建设领跑学校的发展。1.争取各方支持,确保资金到位,加快硬件建设。学校积极争取省市级财政经费支持,用于学校课程基地建设。在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结合学校新校区建设,请专家设计、规划新校区的教材实验室、自主学习实验室和数学数字化实验探究实验室,设计学校的远程学习平台、交流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体验、探究、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看数学”、“走近数学”,进而“走进数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课程基地的建设,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的行为的改变,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形象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