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列强的侵略,多数学生都会做错。从多角度、利用多个习题进行练习,突破某个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有利于巩固重要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第六、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对重要知识点能理解、背出来,把书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对后进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书上能够找到重点、考点,也就是在开卷考试时能在书上找到知识点,更高一点的要求就是能记多少就多少。这样,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得到高分,后进生也能拿点分。第七、学生要有“历史反思本”。学生可以把课后遇到的问题记录在“历史反思本”上,课间来问教师或同学;每次单元测验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记录在“历史反思本”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提高。第八、形成现代的师生关系。学生不只是被动受教育的客体,而是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作为一个平等的独立个体,教师应尊重、信用学生,热爱、关心学生,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融洽和谐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效果。第九、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我校九年级11办有一个学生非常喜好历史,据他妈讲,他已经将萍乡市图书馆中有关二战时期的书看完了,可见,兴趣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历史兴趣的方法有很多:1、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3、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册、教材插图、彩图、历史挂图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习更易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兴趣;4、善于挖掘现实生活资源: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联系现实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上面都是我的一些经验之谈,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更新、整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