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生物课堂教学中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困惑与对策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64KB

文档介绍
式是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与提高学生成绩不矛盾。二、侧重于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讨论的探究活动的处理新教材中有许多“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栏目,非常有利于实施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然而,不少老师对下列现象有同感: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沉闷、问而不答、只等你“灌”;对自主探究问题所作出的结论不能切中要害,引导时又“启而不发”浪费大量课堂时间;讨论时出现冷场等。如何改变这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呢?1、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并有学法指导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要善于沟通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太难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对容易出现不定向结论的问题情景要加以限定,以防探究结论过于偏离主题,影响学生自主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对问题描述务必准确,避免造成思维障碍。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法予以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探究顺利、高效的实施。3、合理分组,倡导讨论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即男生和女生、学习好的和有困难的、性格外向与内向的分别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每小组4——6人为宜,并定时调整。我们学校每班48人,分成12组,并按座位确定,调整座位就是调整小组。分组后,讨论有了固定的阵地,交流空间稳定,有利于课堂对“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实施合作学习。讨论可以训练交流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启迪思维并合作取得成功。在讨论问题的设计上,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和开放性。讨论时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我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表情、声音高低、交流状况等来确定终止讨论的时机,也可以提前说明用时几分钟。组织好了讨论的过程,就等于把探究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总之,各类科学探究活动构成了人教版新教材的“筋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髓,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我们不仅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机会,还要努力提高活动质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