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让语言魅力在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快节奏渲染一种激越的气氛,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而第三部分“寂静的腰鼓”表现的是一种宁静之美,需用慢节奏来传达。这样快慢交替,急缓相间,能渲染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消除课堂疲劳,保持思维兴奋状态,大大增强了学习的效果。Р 四、教师语言的文采会将学生带入文学的殿堂Р 语文课是一门特殊的工具课,它要引领学生感悟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语言就要有文学之美。丰富的词汇、艺术的表达,纵贯古今的知识、颇具创造的想象,无疑会将学生带入到文学的殿堂。在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笔者选择了一种Р“以诗解读作者”的方式走近李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先选取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现代诗《寻李白》其中几句作为板书,诗句如下:“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用现代诗歌解读古代诗人,本身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在文采飞扬的诗句中受到美的熏陶。“酒”“月光”这两种学生熟悉的意象的选取,使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积累中调出和这两种意象有关的诗句,对这两种意象进行分析,寻找李白的性格发展脉络,联系他的个人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风格,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各种华丽的诗句让课堂充满了“美感”。而聆听这样的教师语言,就是在欣赏一部绝妙的作品;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的熏陶。Р 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而且能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寓教于话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让学生乐于在语文知识的殿堂中漫步。Р (王国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 734000)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