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校教改项目申报书:基于“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2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学生学业表现、教师发展与学校效能、以及教育变革与学校文化间的关系,以求证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教师发展与学校变革上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教育革新的理论与实践服务,而国内的针对性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3]据CNKI学术趋势来看,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近几年一直呈现直线上升状态。本课题将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从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构建、课堂互动设计、过程组织与监控、学习评价标准等方面展开研究,填补这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空白,为培养出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而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依据。主要参考文献:[1]项贤明:《大众化过程中大学教学理念的变革》,《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75-79]。[2]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cps/site/jykxgl/sang/index/lunwenjijin.html,2005。[3]段晓明:美国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评述,《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3期[4]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5]舒悦:当代美国学校学习共同体问题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6]王嘉毅:《美国高等学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七条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100-105][7]蒋宗礼:《论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2007年6月,[211-214]。[8]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9]李春华:《合作学习的真实体验--对参加赴加教师培训成果的一点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3期,[125-125]。[10]TeachingLargeClass:http://comp.uark.edu/~rlee/teach/large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